阴囊突感胀痛、触碰时疼痛加剧?可能是附睾炎在“作祟”。作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附睾炎以急性发作时的剧烈疼痛和慢性期的反复不适困扰着众多男性。本文结合最新临床指南与治疗实践,系统解析如何科学应对这一疾病。
附睾是位于后上方的管状结构,负责储存和运输。当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或血行传播时,附睾会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反应:
特殊提示:青少年突发阴囊疼痛需优先排除扭转,此类急症需在6小时内处理;老年患者若伴有血尿需排查泌尿系统肿瘤。
首选用药需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
治疗周期:静脉给药3-5天后改为口服,总疗程需达2-4周以防转为慢性。
慢性附睾炎需在药敏试验指导下调整方案:
注意禁忌: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发肌腱损伤,运动员及60岁以上人群慎用;头孢类药物与华法林同服需监测凝血功能。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1. 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不退
2. 阴囊皮肤出现紫绀或破溃
3. 疼痛导致无法正常行走
4. 出现血精或量骤减
居家护理期间突发剧痛时,可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压力,并及时记录症状变化(疼痛评分、体温曲线)供医生参考。
1. 源头控制:积极治疗前列腺炎、精囊炎等邻近器官感染,每年进行1次尿常规筛查。
2. 行为预防:性生活后排尿冲洗尿道,过长者每日清洗冠状沟。
3. 增强防御: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补充锌元素(每日15mg)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免疫功能。
面对附睾炎这一“难言之隐”,及时规范的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可使90%以上的患者获得痊愈。特别提醒:网络流传的“自疗偏方”可能延误病情,任何用药方案都应在泌尿外科医生指导下实施。建立疾病管理档案(包括用药记录、症状变化等),将有助于长期跟踪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