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是什么意思_心室颤动的定义-症状及急救措施解析

1942920 母婴健康 2025-04-23 1 0

室颤(心室颤动)是心脏最危险的“电路故障”,它能让生命在几分钟内陷入生死危机。 这种致命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大脑等重要器官迅速缺氧,若未及时干预,死亡率极高。本文将从定义、症状、急救措施到预防策略,全面解析室颤的应对要点,帮助读者掌握关键时刻的“救命法则”。

一、什么是室颤?心脏为何会“失控”?

室颤全称心室颤动,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跳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指挥心房和心室规律收缩。但在室颤时,心室内的电信号变得混乱无序,导致心肌像“蠕动的蚯蚓”般无效颤动,无法泵出血液。

关键特征:

  • 心电图表现:QRS波消失,代之以频率200-600次/分的杂乱波形,无明确节律。
  • 后果:心脏停跳,血液循环中断,患者数分钟内失去意识、呼吸停止。
  • 常见诱因:

    1. 心脏疾病: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

    2. 外部刺激:触电、溺水、严重创伤。

    3. 代谢紊乱:低钾/高钾血症、药物中毒(如洋地黄)。

    二、识别室颤:抓住这些“危险信号”

    室颤发作时,患者往往突然倒下,但在此之前可能出现先兆症状

  • 胸痛、胸闷或压迫感(类似心绞痛)
  • 心悸、心跳加速或“漏跳”感
  • 头晕、眼前发黑、恶心
  • 急性发作时的典型表现

  • 意识丧失:患者突然晕倒,呼之不应。
  •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逐渐停止(约30秒后)。
  • 脉搏消失:颈动脉(喉结旁2cm处)或股动脉无法触及搏动。
  • 其他体征: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抽搐。
  • 三、急救“黄金四分钟”:分秒必争的生存之战

    室颤的抢救成功率与时间直接相关: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急救需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启动应急反应

    1. 确认环境安全:避免触电、高空坠物等二次伤害。

    2. 判断意识与呼吸:轻拍双肩呼喊,观察胸廓起伏(不超过10秒)。

    3. 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让人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第二步:心肺复苏(CPR)

  • 按压位置:两连线中点,双手叠放,掌根着力。
  • 按压深度:5-6厘米(成人)。
  •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可参考歌曲《Stayin’ Alive》节奏)。
  • 按压与呼吸比:未经培训者仅做胸外按压;专业人员按30:2(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 关键提示:持续按压至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第三步:使用AED除颤

    1. 开机并贴电极片:按图示位置(右锁骨下、左外侧)放置。

    2. 分析心律:确保无人接触患者,AED自动判断是否需要。

    3. 实施:确认室颤后,立即按下放电按钮(首次能量双相波200J)。

    4. 继续CPR:后立即恢复按压,2分钟后AED重新分析心律。

    注意:AED会语音指导操作,即使未受过培训也可使用。

    第四步:药物与高级生命支持

    医疗人员到场后可能采取:

  • 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每3-5分钟重复,增强心肌收缩。
  •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首剂300mg)或利多卡因(1-1.5mg/kg)。
  • 纠正诱因:补钾、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
  • 四、预防室颤:降低风险的六大策略

    1. 基础疾病管理

  • 冠心病患者:规律服药(如β受体阻滞剂),定期复查心电图。
  • 心衰患者:控制液体摄入,监测体重变化。
  • 2. 植入式除颤器(ICD)

    适用于室颤高危人群(如心肌梗死后EF值<35%),可自动识别并终止室颤。

    3.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低盐、低脂,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
  •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
  • 戒断刺激物:、限酒、不滥用兴奋剂(如咖啡因过量)。
  • 4. 药物安全

    室颤是什么意思_心室颤动的定义-症状及急救措施解析

  • 慎用致QT间期延长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红霉素)、抗抑郁药(西酞普兰)。
  • 定期监测:长期服用、利尿剂者需复查电解质。
  • 5. 急救技能普及

  • 学习CPR与AED:社区医院常开设免费培训课程。
  • 公共场所定位AED:商场、地铁站等处的AED地图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
  • 6. 高危人群监测

  • 家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监测心电异常(如Apple Watch的ECG功能)。
  •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动态心电图。
  • 五、常见疑问解答

    Q:室颤与房颤有何区别?

    A:房颤是心房无序颤动,虽增加中风风险但不会立即致命;室颤是心室停跳,需立即抢救。

    Q:AED会误正常人吗?

    A:不会。AED内置智能分析系统,仅在检测到室颤/室速时放电。

    Q:胸外按压会导致肋骨骨折吗?

    A:可能发生,但挽救生命优先。按压时垂直发力可降低风险。

    室颤的抢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公众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提升,正是打通生命通道的关键。从学习按压手法到推动AED普及,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链”中的一环。记住:你的双手,或许就是他人重获心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