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是中国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春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其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与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则与黑龙江省接壤。
长春市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地势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东部为长白山余脉,西部为松辽平原过渡带,平均海拔约200米。伊通河贯穿市区,形成冲积平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
长春市下辖7个区(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等)、3个县级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德惠市)和1个县(农安县),总面积约24744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达910万,是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主城区集中在伊通河台地之上,城市规划以“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为主,兼顾生态与经济发展。
作为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长春是京哈铁路与珲乌高速的交汇点,拥有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和多个铁路站点(如长春站、长春西站)。经济上,长春以汽车制造、轨道客车和光电技术为核心产业,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成为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春的建城史可追溯至1800年清朝设立的长春厅,最初为管理移民垦荒的行政机构。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推动长春从农业城镇转型为交通与工商业中心。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新京)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城市规划引入现代化理念,奠定了城市骨架。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凭借工业基础快速发展,成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城市。
历史上,吉林省的省会在吉林市(旧称“吉林乌拉”),直至1954年迁至长春。这一变迁与长春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
长春拥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日联谊医院等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针对公众健康需求,建议关注以下问题:
长春以“北国春城”著称,绿化覆盖率居亚洲前列,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为市民提供天然氧吧。文化领域,长影旧址博物馆和伪满皇宫博物院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适合开展健康教育主题的研学活动。
1. 旅行与居住指南
2. 权威信息渠道
长春作为吉林省会,其地理归属不仅是行政区划的界定,更是历史、经济与自然条件的综合体现。对于公众而言,理解这座城市的地理特征与资源优势,有助于更好地规划生活、健康与出行。无论是探寻工业遗产,还是享受生态景观,长春都能满足多元需求,成为东北振兴的缩影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