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项目详解-常见病症及适用部位一览

1942920 健康快讯 2025-04-09 8 0

B超检查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无创诊断工具,其安全性和便捷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筛查与监测。无论是常规体检还是疾病诊断,它都能通过声波成像技术,帮助医生“透视”人体内部结构,为患者提供早期发现、精准治疗的机会。以下是针对不同身体部位和常见病症的B超检查详解,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腹部脏器检查:守护“消化系统”健康

B超检查项目详解-常见病症及适用部位一览

腹部B超是筛查肝胆胰脾肾疾病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病症:

1. 肝脏疾病

  • 脂肪肝:超声图像显示肝脏回声增强、体积增大,边缘模糊。
  • 肝囊肿与肿瘤:可区分囊性(良性)与实性肿块(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恶性风险)。
  •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增粗,可能伴随肿大。
  • 检查前准备:需空腹8-10小时,避免食物和饮水干扰成像。
  • 2. 胆囊与胆道疾病

  • 胆囊结石:超声可见胆囊内强回声团,随体位移动。
  • 胆囊炎:胆囊壁增厚、毛糙,可能合并结石。
  • 检查禁忌:检查前需避免高脂饮食,以免胆囊收缩影响观察。
  • 3. 肾脏与问题

  • 肾结石与积水:超声可定位结石大小及肾盂扩张程度,指导治疗。
  • :体积增大,回声减弱,周围可能有渗出。
  • 二、妇产科检查:从妊娠到妇科疾病的全程护航

    B超检查项目详解-常见病症及适用部位一览

    1. 妇科疾病筛查

  • 子宫肌瘤与腺肌症: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内不均质回声结节或弥漫性增厚。
  • 卵巢囊肿:区分生理性(如黄体囊肿)与病理性(如畸胎瘤、囊腺瘤)。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超声可发现盆腔内异位结节及粘连。
  • 检查准备:经腹检查需憋尿充盈膀胱,经检查则需排空膀胱。
  • 2. 孕期监测

  • 早孕确认:孕5-6周可见胎囊及胎心搏动,排除宫外孕。
  • 胎儿畸形筛查:孕20-24周通过系统超声排查无脑儿、脊柱裂等结构异常。
  • 胎盘与羊水评估:晚孕期需监测胎盘位置、成熟度及羊水量是否正常。
  • 注意事项:孕早期需憋尿,孕中晚期无需特殊准备。
  • 三、心血管与浅表器官:捕捉“隐匿”病变

    1. 心脏与血管检查

  • 心脏结构异常:如心脏瓣膜狭窄、反流,先天性心脏病。
  • 血管病变:颈动脉斑块、下肢静脉血栓、主动脉夹层等。
  • 优势:无需特殊准备,可实时观察血流动力学。
  • 2. 甲状腺与乳腺检查

  • 甲状腺结节:评估结节形态、血流信号,辅助鉴别良恶性。
  • 乳腺肿瘤:区分囊肿(无回声)与实性肿块(需结合活检)。
  • 检查提示:避免穿高领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
  • 3. 肌肉骨骼与体表包块

  • 关节积液与肌腱损伤:如肩袖撕裂、踝关节扭伤。
  • 疝气与淋巴结肿大:超声可观察疝内容物及淋巴结形态。
  • 四、特殊人群与检查注意事项

    1. 儿童检查

  • 肠套叠与阑尾炎:超声是儿童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无辐射风险。
  • 髋关节发育不良:适用于6个月以内婴儿的早期筛查。
  • 2. 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

  • 血管硬化监测:定期颈动脉超声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肿瘤复查: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筛查肝癌。
  • 3. 检查通用建议

  • 衣着要求: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避免金属饰品。
  • 结果解读:超声结果需结合临床病史,必要时联合CT/MRI进一步确认。
  • 五、行动指南:如何高效利用B超检查

    1. 检查前准备清单

  • 腹部检查:空腹8小时,前一日清淡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豆类)。
  • 盆腔检查:经腹超声需憋尿至有明显尿意,经检查则需排空膀胱。
  • 2. 检查后注意事项

  • 耦合剂擦拭:医用耦合剂无毒,但可能残留黏腻感,可用湿巾清洁。
  • 报告保存:留存影像资料供复诊或跨院诊疗参考。
  • 3. 何时需立即就医

  • 突发腹痛伴超声提示胆囊结石嵌顿、宫外孕或肠梗阻。
  • 体检发现实性肿块、血流异常或短期内体积增大。
  • B超技术的进步让疾病无所遁形,但其价值依赖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公众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并严格遵循医嘱准备,才能最大化发挥其诊断效能。定期体检与症状监测结合,方能筑起健康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