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家庭药箱中常见的“多面手”,它们既能缓解头痛、牙痛,又能减轻关节炎的肿胀,甚至退烧。但许多人对这类药物存在认知误区:有人因担心副作用而拒绝使用,有人却因滥用导致胃出血或肾损伤。这种矛盾背后,折射出公众对这类经典药物的了解不足。
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解热三重作用。人体内存在两种COX亚型:
传统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同时抑制COX-1和COX-2,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则主要针对炎症相关酶,理论上减少胃肠道损伤风险。
NSAIDs适用于以下三类症状(按推荐强度排序):
1. 炎性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急性发作(需配合降尿酸治疗)
2. 急性疼痛:扭伤、牙痛、术后疼痛(短期使用)
3. 退热: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体温≥38.5℃)
注意:NSAIDs对内脏绞痛(如胆结石疼痛)、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效果有限。
| 疼痛程度 | 推荐药物 | 每日最大剂量 |
|-|-|--|
| 轻度疼痛 | 对乙酰氨基酚 | 4000mg |
| 中度疼痛 | 布洛芬 | 1200-2400mg |
| 重度疼痛 | 双氯芬酸 | 150mg |
特殊说明:
| 风险类型 | 优选方案 | 禁忌药物 |
|-|-|-|
| 胃肠道高危 | COX-2抑制剂+PPI |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
| 心血管高危 | 萘普生 | 罗非昔布 |
| 肾功能不全 | 短期低剂量布洛芬 | 长期使用任何NSAIDs |
高危因素:年龄>65岁、既往溃疡史、联用抗凝药
1. 剂量与疗程
2. 药物相互作用警示
3. 不良反应应对
| 副作用类型 | 早期信号 | 处理措施 |
||-|-|
| 胃肠道损伤 | 黑便、呕咖啡样物 | 立即停药,就医查粪便潜血 |
| 肾脏损伤 | 尿量减少、下肢水肿 | 检测肌酐清除率 |
| 过敏反应 | 皮疹、喉头水肿 | 紧急使用肾上腺素 |
1. 孕妇
2. 儿童
3. 老年人
当出现急性疼痛或发热时:
1. 24小时内:
2. 用药后观察:
3. 立即就医指征:
NSAIDs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但需牢记:没有一种止痛药适合所有场景。当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反复发作,务必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排查潜在疾病。记住,药物只是健康管理的工具之一,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才是抵御疼痛的根本防线。